【醫生信箱】Q61. 6歲前診斷ADHD? 小朋友有自殘傾向怎麽辦?
- 童樂行動

- 11月1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11月16日

Q61. 想問為何小朋友六歲前會被診斷為ADHD及需要服用精神科藥物?幼兒已有自殘和自殺傾向如何支援?
Ans.
感謝您的提問,我分兩部分回應。
第一部分:關於六歲前兒童被診斷為ADHD及用藥
在六歲前診斷 ADHD 要考慮多方面因素:
發展階段的差異: 學齡前兒童本來就活潑好動、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,這與ADHD的核心症狀(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、衝動)有重疊之處。因此,醫生需要非常小心地區分是「正常的活潑」還是「過度的活躍」。
診斷標準: 根據國際診斷標準(如DSM-5),症狀必須在兩個或以上的不同環境(例如:家中和學校)持續出現至少6個月,並且對孩子的社交、學習或功能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,才會考慮診斷。
全面性評估還需要包括:
詳細臨床面談,與家長和孩子深入溝通。
行為問卷(SWAN / SDQ等): 由家長、老師或主要照顧者填寫。
持續專注力測試系統,例如 CPT-3, TOVA 等等
在評估ADHD 時,亦要考慮小朋友是否有 ASD 傾向或其它共病可能。
根據多數用藥指引,只有在情況比較嚴重下,醫生才會在6歲前考慮使用藥物(須權衡利弊)。一般會先使用非藥物治療(行為治療、遊戲治療等等),在非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下再考慮藥物治療。
第二部分:幼兒有自殘和自殺傾向的支援
這部份必須立即處理﹗無論孩子年齡多小,出現這些想法或行為都代表他/她正在經歷極大的情緒困擾,絕不能輕視。
立即採取的行動(危機處理):
確保環境安全: 立即移走家中所有可能用來自殘的工具(如刀、剪刀、藥物、繩索),確保窗戶有安全鎖。
不要獨留孩子一人: 確保隨時有可信賴的成人在旁看護。
保持冷靜,耐心傾聽: 以溫和、不帶批判的態度與孩子溝通。
立即尋求專業幫助,例如聯絡學校社工或直接尋求心理學家/精神科醫生評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