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【醫生信箱】Q62. 我咁蠢點算?可唔可以考0分?我咁蠢係咪要死?
Q62. 女女9歳,5歳CAC 評了ASD + 早期讀寫,7歳EP 評了讀寫困難,而家在主流中文小學就讀,她好勤力,但中文真係仲係好差。老師同我都好多鼓勵,佢都自己要求補習,8歳小三1週1次,下學期測考前開始出現焦慮到失禁。10月中小四測驗前,補習老師無理地鬧佢﹕死蠢、咁蠢架,教極都唔明。佢果一星期就嚴重焦慮,一定要痴實我,不停問我﹕我咁蠢點算?可唔可以考0分?我咁蠢係咪要死?媽媽你死左我點算(1日問廿次都有)?所以我果星期無同佢溫書,而係同佢放鬆同畫畫增強佢自信先。當然,果間補習立即停,唔會再去,我女都好怕嗰位老師。而之後女女要求想日日都溫書,我同佢安排功課班(適應新環境及新老師 2星期)。佢而家都喜歡這位新老師補習。不過,D焦慮都隔2日就出現。我知道ASD都係行為去改善情況,焦慮唔知可以行為改善定應該食咩?我都只可以正面回應同理解佢感受,但都仍解唔開個結。 Ans. 明白作為媽媽既難受。 我地去理解(或者評估)一個小朋友既情況可以用以下呢個方法,會比較全面(利申﹕呢個係我個人經驗,只供參考)。 ASD (自閉症譜系)﹕社交能力、溝通能力較弱、
2天前


【醫生信箱】Q61. 6歲前診斷ADHD? 小朋友有自殘傾向怎麽辦?
Q61. 想問為何小朋友六歲前會被診斷為ADHD及需要服用精神科藥物?幼兒已有自殘和自殺傾向如何支援? Ans. 感謝您的提問,我分兩部分回應。 第一部分:關於六歲前兒童被診斷為ADHD及用藥 在六歲前診斷 ADHD 要考慮多方面因素: 發展階段的差異: 學齡前兒童本來就活潑好動、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,這與ADHD的核心症狀(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、衝動)有重疊之處。因此,醫生需要非常小心地區分是「正常的活潑」還是「過度的活躍」。 診斷標準: 根據國際診斷標準(如DSM-5),症狀必須在兩個或以上的不同環境(例如:家中和學校)持續出現至少6個月,並且對孩子的社交、學習或功能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,才會考慮診斷。 全面性評估還需要包括: 詳細臨床面談,與家長和孩子深入溝通。 行為問卷(SWAN / SDQ等): 由家長、老師或主要照顧者填寫。 持續專注力測試系統,例如 CPT-3, TOVA 等等 在評估ADHD 時,亦要考慮小朋友是否有 ASD 傾向或其它共病可能。 根據多數用藥指引,只有在情況比較嚴重下,醫生才會在6歲前考慮使用藥物(須權衡利弊)。一般會
11月15日


【醫生信箱】Q60. 服用益生菌後 ASD 症狀減少,ADHD 症狀變多?
Q60. 10歲兒子在7月暑假開始服用好欣情益生菌,初期每天吃,後來隔天或兩三天(主要因為不喜歡而沒有吃、我也沒有強逼)。我們曾經在服用一兩星期後感覺他情緒更燥動,但後來過了一段時間又回復、所以沒有停吃。最近家長會,學校表示兒子有關自閉症的表現明顯大幅減少,但同時 ADHD 症狀反而明顯增加,主要是肢體郁動很多,我們也感覺到這情況,請問這跟益生菌的服用有關係嗎? Ans. 好欣情主要成份為植物乳桿菌 PS128™,是亞洲首支經臨床試驗證實嘅「精神益生菌」,透過腸腦軸(gut-brain axis)影響神經傳導物質,有機會改善情緒、睡眠困擾,部份研究顯示對 ASD 兒童有幫助。 如果益生菌對小朋友有幫助,可以繼續使用,但只能作為輔助療法,並不能取代其它治療。 相反,如果使用一段時間後,覺得沒有任何幫助,便可以考慮停用。 至於益生菌會否增加 ADHD 症狀,暫時沒有相關研究資料提及。如果有擔心,當然可以暫停益生菌並觀察小朋友反應。更大機會是小朋友剛上學未能適應,所以 ADHD 症狀有所增加。
11月15日


【醫生信箱】Q59. 小朋友經常搣指甲?
Q59. 9歲兒子哭訴沒有朋友,哭得很委屈,最近發現他搣指甲搣到沒曬甲了還要搣,至少有幾年沒有 搣 指甲,最近發現這個行為還和我哭訴沒有人和他做朋友另到我好心疼😔 Ans. 搣指甲嘅可能原因(尤其係復發) 焦慮/壓力反應:搣係常見嘅「自我安撫行為」(self-soothing),復發通常代表壓力源頭重新出現。 社交孤立感:你仔仔主動講「冇朋友」,顯示佢感到無助。9歲係小學高年級,朋輩關係開始複雜化(組團、排斥、比較),孤立感會放大焦慮。 潛在情緒問題:可能係輕度抑鬱、社交焦慮、或對學校/家庭變化嘅反應。 搣到「冇曬甲」係嚴重訊號,代表行為已失控,唔單止係習慣。建議儘早帶小朋友求醫。
11月15日


【醫生信箱】Q58.「腦葉酸缺乏症」既症狀係點?可以去邊度驗?
Q58.: 「腦葉酸缺乏症」(Cerebral Folate Deficiency, CFD)既症狀係點?家長可以去邊度幫小朋友驗? Ans. CFD(腦葉酸缺乏症)係一種罕見嘅神經代謝疾病。 CFD 主要影響腦部葉酸運輸,導致腦脊髓液中葉酸水平低,常見喺兒童時期出現。症狀通常喺嬰兒或幼兒階段開始,唔同個案可能有差異,常見包括: 發育遲緩或倒退:如頭生長緩慢、智力發育障礙、學習困難或失去先前習得嘅技能。 運動問題:肌肉張力低(hypotonia)、共濟失調(ataxia)、平衡或協調差、異常運動(如顫抖或僵硬)、或運動障礙。 神經系統症狀:癲癇發作(seizures)、煩躁不安、睡眠問題、抽搐(tics)、或視覺障礙。 行為或精神方面:可能有自閉症譜系特徵、語言發展遲緩、焦慮或煩躁。 香港案例及報導﹕ https://orientaldaily.on.cc/archive/20070112/new/new_a14cnt.html 呢啲症狀唔一定全部出現,如果小朋友有類似情況,可能同其他疾病重疊(如自閉症或代謝病),需要醫生評估。 家長可以去邊度幫
11月15日
bottom of page
